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hengchin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hengchin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hengchin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hengchin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新兵”临危受命找到碳捕获利器_欧宝电竞APP官网入口_欧宝注册|欧宝注册电竞平台|欧宝电竞APP官网入口
VOC处理

“新兵”临危受命找到碳捕获利器

  这种煎熬的生活,周子晖过了两年。作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他一直学着和失败打交道。看着不尽如人意的数据,以及老师下意识地摇头,他能做的只剩一次次地尝试和期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实验中,他终于得到了理想数据,此后更是“一路绿灯”,顺利发现了一种能够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新型多孔材料。

  近日,以周子晖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从投稿到被接收,仅仅用时4个月。

  直接从空气中“抓走”二氧化碳,被许多科学家视为碳中和的“最后一公里”。但从技术层面看,能不能够实现、该怎样实现,始终没有正真获得答案。

  周子晖告诉《中国科学报》,二氧化碳吸附有两大方向,一是从工厂排放的烟气中“捕捉”二氧化碳,从源头避免碳排放;二是直接从空气中“抓走”二氧化碳,通过吸附空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让其浓度不再升高,甚至逐渐回落至原始水平。

  其实,从空气中“抓走”二氧化碳的想法并不新鲜。早在1999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化学工程师Klaus Lackner首次提出了该设想。此后,不少科学家围绕二氧化碳的酸性特质“大做文章”,试图利用各类碱性物质实现酸碱反应,吸走空气里的二氧化碳。

  “一类材料复用条件高,常常要600℃至900℃的高温,才能让这类材料再生;另一类材料稳定性差,哪怕是在无水无氧的理想条件下,10次左右就出现了明显的性能衰退。”周子晖解释说。

  周子晖则另辟蹊径,在导师提出的共价有机框架结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它使用稳定的共价碳-碳键作为材料骨架,并在孔隙内部“装”上尽量多的氨基,让其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不同于仅通过小分子间弱范德华力的非共价连接,该材料采取使用共价连接方式,通过共享电子将原子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骨架更加坚固、稳定。

  “此外,共价有机框架是具有疏水性的有机材料,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吸水量小,在二氧化碳脱附过程中耗能小,整体的再生温度低。”周子晖说,它在25℃的室温条件下就能有效释放捕获的二氧化碳,且20天100次的循环测试显示,材料性能无衰退迹象。

  2021年,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22岁的周子晖来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

  周子晖所在的课题组从2019年就开始了这项材料的研究。当时只有一个模糊的思路,即把尽可能多的氨基作为二氧化碳的吸附位点,并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建造一个稳定的骨架结构。不过,最初为降低难度,团队选择先设计一个稳定性稍差、合成难度也相比来说较低的骨架,再通过后续优化提升稳定性。

  然而花了两年时间,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设计了无数连接方案,他们都没有正真获得想要的结果,骨架结构的稳定性远远达不到要求。

  很显然,这个看似捷径的方式把课题组引入了死胡同。没办法,只能“上难度”。小组成员很快调整思路,决定直接进攻稳定性强且难度高的骨架结构。

  交给谁来做呢?导师看了看被折磨了两年的“老兵”们,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正在这时,周子晖加入了课题组。

  “很快,设计材料的重任就交给了我。我至少试了20种不同的骨架结构,无论怎么改进设计的具体方案,就是做不出多孔材料。”回想起那段昼夜不分却“颗粒无收”的日子,周子晖依旧“很崩溃”。

  课题组每两周的周一举行组会。“周日下午,实验室里基本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补数据。只有测出满意的数据,大家才会离开。”周子晖说,“当时我们课题组发表过的最好的二氧化碳吸附量是0.3毫摩尔每克,但前两年我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没有超过0.05。赶上组会,如果实在没数据,就只能改改上次的PPT,调调顺序,重新汇报一遍。”

  就这样,被失败反复打击的周子晖被迫养成了好心态。当第一次看到0.4的吸附量时,他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

  命运的转折总是悄然而至。从那以后,实验变得很顺利,数据从0.4慢慢优化到0.9。2023年底,周子晖测完了所有数据,开始着手写论文,并于2024年4月底将论文投出。

  “导师当时说,这么好的材料要选一个好记的数字,于是将其命名为COF-999。正好我的生日是1999年9月27日,年份有9,月份有9,27也是由3个9组成。”周子晖笑着说。

  不光名字有纪念意义,2024年9月,他惊喜地得知,论文已被《自然》接收。

  “直到实验结束,我都没想过成果能在《自然》发表。”周子晖告诉《中国科学报》,2023年底,在和导师总结数据时,他们突然想到,既然测试数据这么好,不妨试试能否在室外吸收二氧化碳。

  “当时导师没抱什么希望,因为此前大家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验室展开,很少有人在室外测试。”周子晖说。

  他买了一些器件做改造,前前后后花了快一个月时间,终于开发出了合适的设备和程序。

  “我们在校园里做了这项实验,通过一根管子将空气送进仪器,发现经过COF-999处理后,二氧化碳浓度从0.04%降到0。”周子晖骄傲地说,如果把20天的实验数据延展到365天,意味着只要200克COF-999,一年就能吸收20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一棵成年树木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这项研究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认可:“这项工作非常扎实,为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提供了理论支持。”

  但周子晖明白,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实现COF-999的大规模应用,这项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的部分。”周子晖解释说,“但我相信柳暗花明,只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一定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