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处理

验收时危废量偏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给出专业解读!

  • 产品概述

  近期,关于环境保护的热议话题愈演愈烈,尤其是危险废物(危废)管理,更是非常关注。尤其是一些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往往因为危废量超出环评量,引发了一系列的质疑与讨论。那么,当验收时发现危废量超过环评数据,企业该怎么样处理呢?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给出了一份详尽且专业的答复,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事件的核心。近日,有一个验收项目中,有关数据表明,废气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量竟然超过了环评量的50%至120%。这样的情况,让人忍不住要问,是不是能够按照江苏省环办2015年第256号文的规定,认定这并不属于重大变动,并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中呢?

  在这个核心问题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做出了明确的回复:按照苏环办[2015]256号文件,若因污染防治措施工艺调整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产生增加,则视为重大变动。因此,建议企业对该项目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工艺进行详细核实。如果工艺的调整正是导致了废活性炭量的增加,那么这无疑属于重大变动,需另行处理。

  但如果所导致的废活性炭量增加并不是由于工艺的调整,而根本原因是环评文件估算出现了误差,那么就可能能够最终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变动分析》做必要的说明,从而纳入验收管理。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界定工艺要不要进行了调整,所以企业的自查尤为重要。

  在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的背景下,对危废的管理与监控也变得愈加严格。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行业标准来看,企业在进行建设和运营时都需要时刻保持对危废的审慎态度。通过及时的自检和报告,避免在未来的验收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除了江苏省的政策解读,各省目前也积极地推进危废物联网服务,各类称重软件、入库出库管理等服务也都在迅速普及。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透明性,也为公司能够带来了管理上的便利。比如,全国多个省市都推出了可以直接打印危废标签的“三合一”设备,提升了危废管理的效率。

  关于危废的管理与验收,浙江、上海、河北、江西等省市都纷纷加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正是为了逐步提升环境保护的标准与效果。对公司而言,切实懂得这些政策变化,关注环评数据与实际产生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走得更远、更稳。

  最后,我们想强调的是,环境保护不单单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家公司必须重视、承担的义务和使命。只有通过科学合规的管理,才能走向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企业在危废管理上定会迎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大家必须要未雨绸缪,时刻了解政策变动,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共同携手为我们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