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处理

2025年挥发性有机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供需格局分析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具有较高饱和蒸气压(大于13.33Pa)、低沸点、小分子量,且在常温下易于挥发的有机物。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气中,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性大气臭氧污染和PM2.5污染具备极其重大的影响。

  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具有较高饱和蒸气压(大于13.33Pa)、低沸点、小分子量,且在常温下易于挥发的有机物。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气中,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性大气臭氧污染和PM2.5污染具备极其重大的影响。VOCs的大多数来自包括煤化工、石油化学工业、燃料涂料制造、溶剂制造与使用等工业过程,和汽车尾气、家庭装修、家具制造、印刷等日常生活领域。

  大多数VOCs具有令人不适的特殊气味,部分VOCs还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能够造成威胁。此外,VOCs还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对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和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得到了格外的重视。各地纷纷出台有关政策,加大对VOCs排放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推动VOCs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监测与治理设备制造、下游应用及终端治理需求,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以下从各环节展开分析:

  关键原料:包括活性炭、催化剂(如TiO₂)、吸附树脂、化学溶剂等。据显示,上游原材料成本占VOCs治理设备总成本的40%-60%,其中活性炭因吸附效率高成为主流材料。

  零部件供应:如传感器、阀门、压缩机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国内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指出,2025年全球VOCs压缩机市场规模预计达12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有率占比提升至28%。

  技术壁垒:高端吸附材料和催化技术仍由欧美企业主导(如霍尼韦尔、巴斯夫),但国内企业如中材科技、万润股份在分子筛领域取得突破。

  监测设备:以在线监测系统(CEMS)为主,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3%。显示,便携式VOCs检测仪在工业场景渗透率提升至35%。

  治理技术:主流技术包括吸附回收、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指出,生物法因运行成本低(较传统方法低30%)在化工、印刷行业快速推广,2025年市场占有率预计达25%。

  竞争格局: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如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占据监测市场50%份额;治理设备领域,雪迪龙、天瑞仪器通过并购整合扩大产能。

  重点行业:涂料(占比32%)、石油化学工业(28%)、包装印刷(18%)为VOCs排放大多数来自。其中,汽车涂装领域因“油改水”政策推动,水性涂料需求激增,2025年替代率将超60%。

  区域分布:长三角、京津冀为治理重点区域。显示,漯河市通过强制淘汰国三柴油车和推广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2024年VOCs减排量达12%。

  政策驱动:生态环境部“十四五”计划要求重点行业VOCs减排10%以上,推动治理投入从2020年的120亿元增至2025年的280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挥发性有机物市场深度调研与供需评估报告》分析:

  产能规模:2020-2024年,中国VOCs治理设备产能从4.2万台增至9.5万台,CAGR为22.7%。预测,2025年供给规模将突破12万台,但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

  企业结构:中小企业占比70%,但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如雪迪龙收购英国Kore)提升市占率。显示,2024年前十大企业营收占比达54%。

  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治理设备成本上升15%-20%,倒逼企业采用智能化生产(如工业物联网)降本增效。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VOCs治理市场规模达320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380亿元,CAGR为18.5%。

  监测设备:石化行业需求占比45%,因环保税征收范围扩大,2025年监测点位将新增5万个。

  治理服务: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模式兴起,2024年合同金额超80亿元,占比从10%提升至25%。

  区域差异:华北地区因大气污染防治强化,2025年治理投入占比达38%;华南则因制造业升级,VOCs回收再利用项目增长显著。

  短期缺口:2024年治理设备供需缺口约1.2万台,主要因芯片短缺影响传感器供应。

  价格波动:活性炭价格从2020年的4500元/吨涨至2024年的6800元/吨,推高治理成本。

  材料创新:MOF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吸附容量较活性炭提升3倍,2025年有望商业化。

  重点领域:半导体行业VOCs治理需求爆发,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5亿元。

  模式创新:ESG投资推动VOCs治理与碳交易挂钩,中富祥药业通过树脂吸附项目年减碳2.5万吨,创收800万元。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来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升公司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挥发性有机物市场深度调研与供需评估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