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处理

讓提高江蘇顏值好項目“不差錢” 江蘇已下達生態環保專項科研補助資金3860萬元

  科技創新為生態環境保護供给了強有力的推動力气,為了打通科技作用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最终一公裡”,2021年起,省財政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設立省級生態環境作用轉化與推廣類科研項目,鼓勵企業牽頭申報,對能夠解決制約江蘇生態環境保護技術瓶頸問題、推廣應用远景好的項目,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財政補助。到现在,已累計支撑22個項目,下達補助資金3860萬元,帶動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配套投入研讨經費7030萬元。

  藻類常被作為水環境監測的指示生物,是影響太湖水環境健康的重要制約要素。自2021年起,太湖的水文、氣象條件總體上有利於藍藻生長,這給太湖安全度夏造成了較大壓力。2022年,江蘇省無錫環境監測中心聯合江蘇宏眾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藻類人工智能剖析儀的轉化與推廣”項目,獲補財政資金100萬元,配套投入經費175萬元。

  “傳統顯微鏡鏡檢法存在速度慢、誤差大、質控難的缺點,藻類人工智能剖析儀集成了樣品掃描、信息全數字化、物種鑒定、計數統計、群落剖析和評價等多種功用,能够實現130多個屬種常見藻類的識別與剖析。”該項目負責人、無錫環境監測中心生態室副主任朱冰川介紹。該剖析儀的優勢一是速度更快,可在5分鐘之內完结一個人工需求2—3個小時才干完结的樣本剖析,並自動輸出常用表征參數和統計結果﹔二是掃描更全,傳統办法是用相機對樣本逐個視野拍攝,隻能獲取部分信息,這套設備創新採用高速電動掃描渠道,能快速獲取整個樣本的悉数電子圖片﹔三是保存更優,數據報表一鍵生成,不僅極大提高了工作功率,也大幅度的降低了數據剖析的錯誤率。

  现在藻類人工智能剖析儀已開發出四代五款產品,在太湖、滆湖、石臼湖、駱馬湖、高郵湖、洪澤湖等省內重點湖庫的水生態監測工作中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據了解,該儀器已實現量產,2021年以來,完结了2000萬元的銷售業績。

  此外,基於生態絮凝资料的藍藻綠色調理脫水及資源化成套技術裝備轉化與推廣項目,研发了高效低本钱、適宜藻泥資源化的新式生物絮凝资料﹔太湖藍藻泥制備生物質活性炭的關鍵技術轉化與推廣項目,研发了新式生物質藍藻活性炭,可實現藻泥綠色化、生態化使用……一系列創新技術和办法不僅提高了藻類管理的作用,還降低了管理本钱,為藻類管理的持續優化供给了有力支撐。

  為有用提高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才智化水平,南京大學聯合南京易基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申報了“環境DNA在線自動採集儀和才智剖析系統的轉化與推廣”項目。此項目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資助,獲補財政資金300萬元,配套投入經費300萬元。

  該項目負責人、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效偉介紹,環境DNA在線自動採集儀能够通過自動連續採集户外環境水樣搜集生物DNA。這些DNA來自魚類、鳥類、浮游植物、底棲動物等各類生物。而才智剖析系統,更像一個“超級大腦”,可實現環境DNA實驗室自動化檢測與智能化剖析診斷,高效獲悉環境中生物多樣性種類和數量、水生態健康狀況等信息。從本源上解決傳統檢測方法步驟繁瑣、依賴專家、准確性差等問題,精准感知高分辨率水生態,真实實現“一瓢水識一池魚”。

  现在,環境DNA在線採集儀和才智剖析系統已在江蘇、安徽、廣西、浙江、河北、四川、雲南等地的河流、湖泊和濕地生態系統開展應用演示,推廣安裝約30台(套),技術應用於長江干流、太湖、白洋澱、滆湖等重要湖泊的生物多樣性監測。這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顯著提高了我國在水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才能和水平,促進了水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的穩定和繁榮。

  針對常規農村日子废物污水管理形式在水網密布區、丘陵區等地村庄難以應用的問題,東南大學聯合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登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並實施了2022年度省級生態環境科研作用轉化與推廣項目“水網/丘陵區農村日子废物污水低碳分質管理技術轉化與推廣”,項目獲省補財政資金260萬元,同步投入配套經費300萬元。

  該項目負責人、東南大學动力與環境學院教授朱光燦介紹,農村日子废物污水具有資源屬性,但傳統的管理方法是將其作為污染物進行處理,都会存在污水搜集功率較低、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維本钱高级問題,還會耗费很多动力。該項目構建了基於黑灰分離的農村日子废物污水低碳分質管理形式,提出了分類搜集、分質處理和資源化使用计划,將來自馬桶的黑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使用,作為灰水的其他污水,通過生物或生態處理后用於灌溉或達標排放。

  “項目團隊研發的目標產品與裝備,包含少水型馬桶、高效發酵菌劑、拔風充氧滴濾池、無動力灰水淨化槽和模塊化人工濕地。”朱光燦舉例說,高效發酵菌劑活菌數高,抗沖擊負荷及適應溫度變化才能強,可有用滅活病原微生物,並轉化黑水中有機物,獲得的高濃度液態肥可直接施用於農田。創新的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及形式,為農村生態環境的改进和可持續發展供给支撑,有力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會同省生態環境廳持續圍繞全省污染防治攻堅重點任務,支撑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成熟度高的作用轉化與推廣類科研項目,助力美麗江蘇建設。(楊民仆)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